標籤

熱門文章

顯示具有 AMD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AMD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3年2月15日 星期五

AMD A-Series處理器的介紹

AMD A-Series處理器的介紹


1. APU的發展史
AMD與ATi合併後自2006年推出的產品系列名為Fusion,其結合了處理器和圖像顯示核心,兩個核心分開獨立運作,並且各自有獨立的Cache,用HyperTransport連接處理器上的各個元件,其後發現至今時今日的APU。

2. 初代APU Llano的歷史
首批桌上型的APU出自2011年7月,名為代號名為Llano以32nm工藝製造,部份型號加入AMD Turbo Core加速技術和加入AMD Radeon HD 6系顯示核心,採用Socket FM1插座,只有雙核心、三核心和四核心的版本,支援記憶體DDR3 1600,部份型號支援DDR3 1866,當時A6-3650以Core i3-2100為假想敵,並於同年十二月推出最頂尖的型號3870K,APU在運算上不及i3,但在圖像顯示效能上超越i3。

3. 二代APU Trinity的發展
第二代APU名為自Trinity,部份型號加入Turbo Core 3.0加速技術和加入AMD Radeon HD 7系顯示核心,採用Socket FM1插座,提供雙核心及四核心的版本,最高內存支援DDR3 1866,A10-5800K以對手的i5-3450、A8-5600K以對手的i3-3240為假想敵,雖然運算能力始終不及對手,但圖像處理能力卻遠超對手。

4. 銷售對象
APU主要服務對象是一些budget少的用家,內建的圖像處理核心效能好比入門級的顯示卡,足夠支援一般影音、文書處理,無需配備獨立顯示卡足以支援一些主流的遊戲,比如:War3、LOL、CS等.....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相關資料可查閱 - AMD主流家用處理器規格及價格表 (更新自2013/2/14)
Link : http://jacobbloghk.blogspot.hk/2013/02/amd-2013214.html

AMD FX系列處理器的介紹

AMD FX系列處理器規格及入手評測


1. 初代FX系列 - Bulldozer推土機

初代FX系列代號名為Bulldozer(又名推土機),以32nm SOI工藝製造,並且支援Turbo Core 2.0、HyperTransport 3.1等技術,採用Socket AM3+ 插座,支援DDR3-1866雙通道RAM,共有八核、六核、四核的版本,Bulldozer內建AMD Radeon HD 6000系列和AMD 900系晶片組組成,以新的製程和技術與對手Intel 的Sandy Bridge 硬撼,試圖以「八核打四核」,但即使運用上八核仍未能超越同級的第二代i5。首先,本人極不建議採用Bulldozer處理器,基於下列兩個原因,第一,製程及技術已經過時,第二,效能相對於同級的處理器低及功耗量大。

2. 二代FX系列 - Piledriver打樁機
其後,AMD以Bulldozer作為基礎推出新一代處理器系列Piledriver(又名打樁機),並且採用新一代APU Trinity使用32nm製程生產,運作時脈同樣有效提升,並支援Turbo Core 3.0加速技術,可以同時動態調整CPU和內建GPU的時鐘頻率,至於內建顯示核心方面,Trinity基於VLIW4架構對應DirectX11的Radeon HD 7000。新一代處理器的熱設計使功耗相比上代更穩定更低,上一代推土機的Max TDP高達220W,二代已能有效地控制於140W。

3. FX系列的主要銷售對象
FX的用家對象主要是中階至高階的使用者,各項的效能不及對手Core i7不論在硬解、運算及效能,但價錢相對較便宜,在中低價市場有顯注的吸引力。Piledriver的FX-8350已能追越對手Intel的Core i5 3470效能,而且兩者的價格以前者較便宜,若然budget不足的話Piledriver更值得考慮。




相關資料可查閱 - AMD主流家用處理器規格及價格表 (更新自2013/2/14)
Link : http://jacobbloghk.blogspot.hk/2013/02/amd-2013214.html